善用信息技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22-12-02 16:04:32 来源:教育快播网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约30个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实施一体部署,赋予教育以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抓手,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制度、方法和技术。


(资料图片)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应用,我国学生综合评价已取得显著成就。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的学生综合素质体系,还是以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为三个基柱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科学且反映时代发展诉求的评价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在实践层面,以省、市、县、校不同主体为单位,已构建起全面的数据采集、组织、评价业务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设在取得较大成果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亟待突破。一是理论上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不够。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多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评价,难以反映学习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迫切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综合评价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二是评价技术和方法上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如在数据采集阶段,往往存在数据的客观性质疑、过程数据难存留、各类数据难打通、数据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在数据分析阶段,又往往存在数据与指标难映射等问题。

为在评价理论和评价技术方面进一步突破瓶颈,建立更加科学、可信、智能的综合评价解决方案,教育部与科技部协同部署探索科教融合破解教育难题的新范式,共同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学生综合发展评价理论与模型,研发学生综合发展智能测评工具,挖掘中国学生综合发展规律,为完善中国学生综合评价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要构建理论与技术双向驱动的新范式。新范式以教育评价改革的需求为导向,整体坚持理论科学性与技术可行性的有机统一。其落脚点在于针对评价数据的采集、计算、建模、应用各个阶段,科学开发并创新应用相关技术。具体来说,在数据采集阶段,借助技术的感知能力,实时获取学生全过程活动信息,加以汇聚业已存在于各类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形成学生发展数据湖。在数据计算阶段,借助技术的连接能力,将理论模型、指标体系与学生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关联,提取学生发展的关键特征。在数据建模阶段,基于理论知识和特征计算,人机协同构建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指标以及整体评价结果的数据表征模型,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及可用性。在结果应用阶段,将测评结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从可视化、智能化、适应性等方面着手,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系统、精准输出,从而实现评价结果真正发挥诊断、激励、导向、干预的作用。这四个阶段形成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综合素质评价的闭环反馈与迭代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性、发展性、公平性、安全性等四个特性要始终贯彻在整体评价体系中。从全面性来说,体现在评价理论模型的全面性,即综合评价不仅要涵盖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还需包括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性和必要性成分的全面有机融合,有必要将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意志力等关键能力、必备品格都纳入综合评价体系,确保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同时,也表现为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即在大数据思维范式下综合采用各种新兴智能技术,对大规模、长周期、多场域、多维度、跨学段场景下的学生综合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全面、自然、动态采集。

从发展性来说,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应深度挖掘学生综合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为学生个体提供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和未来发展建议。另一方面,对相关评价信息进行关联挖掘、分析,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综合发展起点的理解,而持续性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帮助快速精准洞察学生个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综合发展整体及其各指标维度变化情况,支持对学生的增值性评价。

从公平性来说,要让学生、教师、学校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均能直观清晰地了解评价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如采集的数据类型、数据的清洗方式等,确保数据采集、分析过程的透明性。在整体的学生活动信息采集设计上,还要充分考虑地域、城乡、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避免以偏概全,因地制宜构建具有适应性的综合素质评价解决方案。

从安全性来说,在数据采集、共享过程中,对数据安全与学生个人隐私保护有了更高要求。在综合评价中,针对不同应用系统或平台的海量数据汇聚融合,需要采用数据加密、签名、隐私处理等方法的组合,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学生数据采集中,可使用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验证、抗删改能力和数据恢复能力,保障数据安全共享。

总体而言,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评价改革,是在新发展阶段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理论与技术双向驱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未来在政策、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支持下,教育评价必然能够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增添动力和活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作者:郑勤华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02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观察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