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所谓“赏识教育”,即对学生的德、才予以重视和赞扬的一种人文管理方式。其特点是抓住学生的优点不放,小中见大,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我是最棒的学生”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让负面精神转化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持之以恒地相信学生行是赏识教育的“魂”,也是让学生心灵舒展、生命和谐的秘诀。
(相关资料图)
特征:
1.学习观新颖。
赏识教育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能学好,并能在较高的水平上获得成功。这种学习观始终强调学生的学习围绕着提高成绩和提高综合素质来进行,同时也强调辅导员对此都能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并自觉的贯彻到日常管理之中;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不能忽视因人而宜。教育管理方法的制定特别强调满足学生当前和日后的需求,与此同时,作为评价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否达到毕业离校后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综合能力。
2.力求核心课程。
这种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多数学校里,课程是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教科书和有关教学参考书,以及学生的升学压力 而制定的。而在“赏识教育”里,核心课程的设置突破了这种局面,其重点放在广泛地发展学会的个人兴趣、天赋和技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上,其内容涉及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维系社会的价值判断力等各方面。通过这种综合性强、学术性高的课程的学习,学生得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阅读、写作、听讲、计算技能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并从中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3.富有现实意义。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这样说的:带着满怀希望的心情走进来,带着服务人民的心情走出去。
现实意义一,赏识教育的精华就是把希望播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人是需要肯定和向往希望的,当他得知自己有希望的时候,他才会努力,试想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前途不抱希望的人他会努力吗(举例……)
现实意义二,赏识教育也是一个双赢工程,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下渐渐成长成材,反之老师在学生成长成材的捷报声中成功如果再引伸就是三赢了,那就是,“学生成材,老师成功,学校成名”现实意义之三,继承和发扬传统和挑战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内容。
4.强调学习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当代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眼光现实,对自身以及所生存的世界有许多问题,核心课程则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例如,他们想了解有关环境的问题:“我们长大后,世界会变得怎样?”“我们能呼吸新鲜空气喝到干净的水吗?”他们还关注经济问题:担心自己的父母会失业,丢掉饭碗,举家生活无保障。“赏识教育”的教师可以通过核心课程的形式来解答这些问题。“赏识教育”经常不失时机的指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社区中的各种职业,参加社区性服务工作。此外,还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和领导活动。
思路:
1.“赏识教育”突出有关人员参与性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育人机制,形成互助互动合力育人的运行模式,经常在一起共同探讨成就,经常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利用这些经验,想方设法提高提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校长应定期邀请那些“赏识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座谈,选择时机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他们的受赏识感。更为重要的是。校长和全体教师都坚信学校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要求学校即有长期的发展观又有短期的目标,并且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必须随形势的变化加以适当的调整。而学校中的每个人都为实现每一个目标努力工作,所有的物力、财力都用来为实现目标服务,任何策略的采用也从实现目标着眼。
2.强调岗前培训
为保证学校的持续性发展,“赏识教育”强调辅导员在上岗前都要接受专业培训,而实际情况是,以往很少有人接受这种训练。只有通过培训,每位辅导员不仅能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及家庭社会对其的影响,熟练地掌握因人而宜做工作的技巧,达到很好的运用赏识教育这个方法。
3.跨学科小组学习
与传统的班级教学不同,在学习的组织方面,“赏识教育”是以跨学科小组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班级中的学生将由一个有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跨学科小组来指导。这个小组的工作任务是,规定单元教学计划,组织学生的学习,指定小组的规章制度,确立学习评定的等级标准。
“赏识教育”学术活动和各种审慎的辅助性计划能够而且确实使两者自主发展是学生能动的、自觉的规范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品质、主动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心理素质以及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产物。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