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播报:初中语文教学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策略

2022-10-25 09:07:38 来源:教育快播网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对文中的字、词、句、段、篇以及思想感情、写作特色等进行分析,以达成教学目标。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每篇文章不同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发现每篇文章的闪光点、兴趣点,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资料图片)

抓疑难点,由此岸到彼岸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遇到的疑难点,恰能体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疑问,思维会高度集中,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引导,让学生找到疑难点的分析方式,及时发现突破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提前分析、把握文章的重难点,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疑难,“集中火力,重锤敲打”。

例如在课文《老王》中,作者在最后一段提到“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学生对于“愧怍”的原因感到不理解,认为作者对老王已经够照顾了。这就需要分析老王和作者之间的事件:第一点,作者对老王如何?学生回课文中找细节,能够发现作者除了给老王钱,还经常照顾他的生意,关心他。第二点,老王对作者一家如何?半价送冰,生病送院,送鸡蛋香油。但在这里需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三个事件当中的“送”字。“送”在字典中有三种常见的解释:①把东西运去或拿给;②赠送;③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学生下意识地认为三个事件当中的“送”是“赠送”的意思。教师需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这个字的含义:如果是“赠送”,那你会不会收别人给你的钱呢?老王送作者的东西都收了钱,并非“赠送”。所以虽然老王想要表示对作者一家的心意,但迫于生活压力,他所能做的也非常有限,只能接受作者一家的照顾。第三点,再次提出最开始的疑问,既然作者如此照顾老王一家,为何还要感到“愧怍”?学生发现尽管作者照顾了老王这么多,却依然不能改变老王的悲惨命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己之力太过渺小,小到不能真正帮助另一个人,作者是为自己的无力而感到“愧怍”,体现了极强的人道主义精神。

所以,在阅读中如果学生有疑难点,老师应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深入体会细节背后蕴含的感情,并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把握分析,找准方向,理性分析问题。

抓关节点,由现象到本质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关节点”,即文章中对思想情感表达、结构形式上起着关键作用的字、词、句、段。它们是课文的“纲”,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关节点”,分析和领会它的作用和表达,自然会为理解全文创设条件,整篇文章的教学也会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比如,学习《一棵小桃树》时,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小桃树和“我”的关系,引导学生找找小桃树和“我”分别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变化,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由此,学生注意到了文中把“我”和小桃树关联起来的词、句,积极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小桃树从不起眼的状态发展到绽放自己的花朵,而“我”也从不起眼的乡村走到城市中,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在“我”经受打击而感到迷茫时,从直面风雨的小桃树身上找到了鼓励。抓住了“关节点”,学生的思维有了方向,开始发现两者之间有更多的关联。

又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中,“关节点”是一段话,这段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要学生抓住“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对这段话进行分析,就会明确文章的“纲”和“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两个特点,再通过对细节的分析来印证这两个特点即可。

“关节点”找到了,就能快速把握文章的结构,明确作者的意图,之后对情感表达的分析把握便不在话下。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关节点”,抓住突破口进行集中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文章的理解,才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升教学效率。

抓特色点,由平常到独特

任何一篇文章,作者在进行构思和创作的时候都会在思想表达、谋篇布局、行文方式等方面考虑自己的独特性。因此,要善于发现“特色点”进行分析,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就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既让学生明确此次的思路与以往有何不同,又消除了程式化分析带来的无趣。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认真研读课文,确定好文章的“特色点”,引导学生围绕“特色点”去分析问题,有的放矢,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如《一滴水经过丽江》,它位于游记单元,却并不是按照常规的游记三要素直接描写所至、所见、所感。作者将自己化身为一滴水,从一滴水的视角来描写丽江自然景色的魅力及人文特色。因此,在分析这篇课文的时候,要紧紧把握一滴水的视角这个“特色点”进行教学。一滴水的视角从标志性的玉龙雪山而起,描写周边自然环境,再由历史的变迁,写到如今各国的游客来访,接着进入到丽江人民的家庭生活中,感受当地淳朴的民风,最终流到金沙江,结束了游览过程。正是因为作者独特的视角,游记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景色描写也变得更加瑰丽动人,学生分析游览要素和路线的时候感觉更有趣味性。一篇平常的游记变得如此巧妙独特,全靠作者在谋篇布局时的精心设计。

又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也是课文中的“特色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这一点进行分析概括,从而得出:用这样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情节多变,对比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寻找文章的“特色点”,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对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以及写作方法有深刻的认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独具特色的阅读能力体系。

抓隐晦点,由腐朽到神奇

文章中作者的匠心独运往往需要细细分析和品味,这是文章中的“隐晦点”。这些“隐晦点”看似平常,实则非常。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常常会忽视这些“隐晦点”。而且,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习惯对这些“隐晦点”置之不理,一带而过。这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容易滋生学生华而不实的文风。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隐晦点”,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例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贾芹之母为贾芹谋得一个差事——“管办”贾府里的十二个小沙弥和十二个小道士。这是一个很小的差事,贾芹“上任”那天却得意极了:“登时雇了大脚驴,自己骑上;又雇了几辆车,至荣国府角门,唤出二十四个人来,坐上车,一径往城外铁槛寺去了。”学生能根据“登时”“唤出”“一径”分析出他小人得志的神态。但上下文的联系有时比较隐晦,这种隐晦其实往往是作者刻意改变细节来凸显自己的内心表达,由于过于细小,学生往往发现不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提出让学生关注第二十四回中贾芹率领队伍被旁人看见时的语言:“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往家庙去了。他那不亏能干,这事就到他了。”将两段文字放在一起对比,看看这种小人得志的神态在旁人眼中会有怎样的呈现?表现出了旁观者怎样的心态?作者又对此有着怎样的态度呢?学生通过语言的对比分析,很快发现前面叙述的人数是二十四人,后面说有四五十人,人数翻倍了。这样明显的“错误”显然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旁观者的心理活动不需要再细致描写什么,甚至不需要动作描写,数字的出入是旁观者不由自主地夸大,直接渲染了他的艳羡之情。可见,作者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去写人物的心理,仅通过数字的变化,寥寥几笔就把小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

又如在课文《台阶》中,作者围绕“台阶高,屋主人地位就相应高”展开对故事的描述,塑造了父亲的形象。在文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父亲的执着,也能够分析出父亲想要高台阶,其实是源自内心对尊重的渴望。文中对三级青石板有许多笔墨描写,是本文“隐晦点”所在。因此在课堂上将问题抛给学生——描写青石板的内容可否删除?很明显每次提到青石板有不同的作用:第一是来体现父亲年轻时力气大,与后面闪了腰形成对比;第二是石板的粗糙暗示当时经济条件很差;第三是作者蹦跳台阶时年幼,盖好房子想跳又觉得没必要,表现作者已经长大成人。对青石板的描写,是为了前后对比,体现时间流逝,体现台阶从低到高过程中父亲的心理变化。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实际却是必不可少的,对人物的塑造,文章主题的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发现“隐晦点”,并通过对“隐晦点”的分析,深入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或者表达思想上的用心。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将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就要抓住文章的“疑难点”“关节点”“特色点”和“隐晦点”进行分析。既关注文本细节,又让学生投入到思考中,多动脑筋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李凯旋,单位:北京市第五中学朝阳双合分校)(《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10期)

作者:李凯旋

关键词: 进行分析 小人得志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