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入侵"成祸!如何防患并寻求根除之道迫在眉睫

2022-11-09 08:48:15 来源:教育快报网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高凯)11月2日凌晨,一名网友在微博发文称,她身为教师的母亲因网课中遭遇“恶意入侵”刺激而最终心梗去世。目前,悲剧的最终原因尚待进一步调查,但网课入侵现象由此以更可怖的面貌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相关资料图)

所谓网课入侵,就是指老师正在上课期间,有现在被称“爆破猎手”的黑客,进入网络课堂谩骂老师或学生,发各种和教学无关的文字、图文、音乐,甚至还有淫秽色情视频等,来干扰教学秩序。

事实上,今年9月,“网课入侵”现象曾集中爆发。全国各地学校刚开学,又受疫情影响上网课,所谓“爆破猎手”伺机而动,造成恶劣影响。

为了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确保教学进度,各地上网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难以彻底排除各种意外的发生。除了早期师生的设备、网络速度等硬件能否匹配之外,网课遭入侵已经越来越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

“网课入侵”成祸,如何防患并寻求根除之道迫在眉睫。

最可当即进行的是为日常网课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在一些网络会议平台,只要有一个知情人向外界透露会议密码和个人信息,无数陌生人就可以肆意涌入,扰乱课堂。

对此,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紧急防护功能,提供一键关闭陌生人私信、评论、转发和@消息等设置;对首发、多发、煽动发布网暴信息的账号,依法依规采取关闭账号等措施,情节特别严重的,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严处借网暴恶意营销炒作等行为。

多家互联网企业也针对多款主流音视频会议软件开发相应功能,帮助保障在线课堂的安全。如老师可以管理学生共享屏幕、批注权限以及发言、聊天权限,并可开启“锁定会议”,此时其他人不能再加入会议。若发现有误入会议的人,可将其“移出会议”,并可设置“不允许用户再次加入会议”,如发现有其他人误入会议,干扰课堂秩序,可通过举报功能反馈等等。

但这次的悲剧说明,看似轻微的违法行为,一旦不被及时打击而蔓延,也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所以,除了相关平台技术上的改进,对相关人员多做技术上的辅导等“事前防范”之外,亦当着力关注其“事后追惩”。

那么在法律层面,“网课入侵”之祸当如何论罪呢?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郝惠珍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网课入侵”如果是一个人想不听课“图个乐”可能是恶作剧。如果是一群人发布骚扰信息,就是违法行为。各种影响教学秩序的“入侵”行为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如果言辞所指是针对讲课老师,行为人就构成侮辱、诽谤,破坏他人名誉罪。还可以追究寻衅滋事罪。

调查显示,恶意入侵网课的行为绝非个例,其中,随着疫情后网课的兴起而不断演变恶化甚至衍生出一套对网课进行爆破的产业链,对此,郝惠珍指出,这种所谓产业链,其特点是人数多、随机性、匿名性,很难及时制止。对于这种行为的定性,要看最终侵害的客体和后果,无论是“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刑法”,都有相应的惩治措施。

针对恶意网课入侵中为恶意网侵者提供相关信息的学生是否触犯法律的问题,郝惠珍律师分析称,若是与黑色产业链勾结,故意找人进行“网课爆破”或恶意给捣乱者泄露信息的行为,对于已经产生的后果,学生也要按照情节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郝惠珍强调,即便施暴者是未达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其行为造成后果家长也必须买单。另外“网课爆破”若是有组织的、牟利的,如果有刑事责任能力人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犯罪,可直接追究利用者的刑事责任。即便被组织者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也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教育。

对于相应的平台是否担责,郝惠珍指出,如果有违法犯罪或者侵权行为,平台明知或者应知而不采取措施制止或者放纵的,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除了“防患”“严惩”,面对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线上教学,一些更深层面的疏导教育同样值得关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应针对“网课入侵”“网课爆破”,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课,不能参与非法的“网课入侵”“网课爆破”,干扰学校的网课教学秩序。(完)

原标题:

直面“网课入侵”之祸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