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即时看!早春日,赏百花

2023-02-13 09:14:16 来源:教育在线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资料图片)

在漫长枯寂的凛冬结尾,

你是否还记得百花争艳的风采?

清 汪承霈 万寿长春册,现藏故宫博物院

辞冬迎春,雪融花开,

在春意满园之前,

先在古画中一睹百花多姿的神韵吧。

清 董诰 延春荟彩图册,现藏故宫博物院

花卉题材的绘画属于中国画的花鸟画,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门重要画科,

与人物画、山水画三足鼎立、交相辉映。

宋 出水芙蓉图页,现藏故宫博物院

以动植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

统称“花鸟画”。

花鸟画技法多样,描写手法分为

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写意画又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

明 徐渭 四时花卉图卷(局部),现藏故宫博物院

以水墨色彩上的差异,

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

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清 颜岳 桃花双禽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说:

“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

花鸟画萌芽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描摹,

以造化为师,魏晋南北朝时期

花鸟鱼虫成为专门的描绘对象,

比如戴逵善画牛,顾恺之善画雁。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页,现藏故宫博物院

中唐之后花鸟画成为独立的画科,

涌现出包括善画鹤的薛稷、

善画马的曹霸在内的一大批画家,

花鸟绘画艺术达到新的高度。

宋 夜合花图页,现藏故宫博物院

唐末五代的黄筌、徐熙

是当时两位杰出的画家,

黄筌的画艳丽丰满,

重在赋色,工笔重彩,

风格华丽富贵,人称“黄家富贵”。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而徐熙的画则重视落墨,

色彩为辅,清淡秀润,

笔法写意,人称“徐熙野逸”。

这两种画风对后世花鸟画的影响非常深远。

黄筌之子黄居寀、居宝,

徐熙之孙徐崇嗣、崇矩,

都是当时花鸟画的重要画家。

五代 徐熙 玉堂富贵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两宋时期花鸟画进入繁盛时期,

得益于皇室的提倡和宫廷画院的建立,

画家们重视写生,笔意生动传神,

宋 海棠蛱蝶图页,现藏故宫博物院

尤其是宋徽宗赵佶在书画方面突出的造诣,

在他的推动下,

院体画风得到形成和发展,

两宋画坛名家辈出,群星璀璨,

花鸟画以工笔重彩最为辉煌。

宋 缂丝赵佶花鸟方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南宋 马远 白蔷薇图页,现藏故宫博物院

元代文人画最为兴盛,

花鸟画向水墨雅趣的方向转变。

梅兰竹菊成为花鸟画的典型题材,

文人借此寄情抒怀,

展现出高雅的审美意趣。

以赵孟頫、钱选、王渊等人为代表,

他们所绘画的墨花、墨梅、墨竹等作品

成为时代经典。

元 钱选 八花图卷(局部),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代花鸟画出现流派纷呈、风格多样的面貌,

水墨写意和工笔重彩并行,

技法融合,别开生面。

泼墨大写意的徐渭开创先河,

工笔设色夸张变形的陈洪绶独树一帜,

沈周、陈淳、唐寅、周之冕等画家

都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花鸟画作品。

明 周天球 兰花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明 蓝瑛 古木文禽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明 沈周 玉楼牡丹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明 徐渭 岁寒三友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清代花鸟画风格多变,技法革新,

朱耷的画风简约疏宕、笔墨清脱、别有意蕴,

而原济的墨竹也颇负盛名。

花鸟画史上自成一派的“没骨法”花卉,

成熟于清初的恽寿平,他笔下的花卉

清朗绰约,秀润明丽,别具一格。

清 恽寿平 山水花鸟图册,现藏故宫博物院

扬州画派的花鸟画则张扬个性,

清末时期的画家们

多有在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新,

吴昌硕的金石风气、虚谷的冷峭俊逸,

都为花鸟画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潘天寿、

朱宣咸、关山月、李苦禅、汤立、

刘小刚、吴悦石等花鸟画大师。

清 周淑喜 鸠雀先春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清 邹一桂 梅花水仙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清 金农 玉壶春色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清 郑燮 托根乱岩图,现藏南京博物院

于非闇 张大千 幽兰竹石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

陈之佛 梅鹤迎春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

唐云 荷花蜻蜓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年年相似的花朵停留在泛黄的绢纸上,

汇聚着画家的凝视、匠心和才气。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这些生命的刹那芳华

正是春天最烂漫的注脚。

明 陈淳 洛阳春色图,南京博物院藏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丨看展览(ID:atmuseum)

人民文化 | rmrbwhcm

媒体转载、投稿、合作

请直接回复微信消息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