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张利军)“密切家校社联系,推进形成协同育人良好局面,是促进‘双减’落实落地的重要手段。”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丽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减”政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孩子的学业负担,缓解了家长的教育焦虑,但不可否认的是,家长群体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焦虑和迷茫。如何有效推进家校社协同,建立良好教育生态,成了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实践的新课题。
今年初,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要构建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良好局面。
为此,王丽娟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学校要强化家校沟通,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主动挖掘社会资源参与家庭教育,应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引导家长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倡导社会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动开放各类教育基地和活动场馆,加强对全面育人的有效支持服务。
第二,广大教师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面形象,争取家长和社会的信任。要教育引导家长群体履行好子女监护人的义务,彰显“第一任教师”的教育人格形象,形成学校和社会可信的身份形象。鼓励支持社会层面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
此外,王丽娟还建议,要搭建多方平台,形成社会有效支持的合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协调各部门可用资源,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为各地各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搭建宣传平台,引导新闻媒体真实、客观开展家校社共育工作报道,加强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完善家长学校、家委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工作机制,丰富家校沟通方式,最大程度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