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wén zì,基本意思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或承载语言的图像或符号。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资料图)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两河流域的泥板书
文字是语言的记录,人类的语言大约起源于10万-5万年前,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只能追溯到7千年前。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不走样地流传下去。所以文字的产生,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大作用。
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很早就有文字了。当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城邦的时代,他们就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的是象形文字,后来为了书写方便而演化成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使用了几千年。他们用湿软的泥板为文字载体,用一根小木棒或芦苇杆在上面斜压上一些笔划组成文字,因为这些笔划都带有小小的倒三角形,故称楔形文字。泥板晒干或烘干后能长期保存。那时的官府和寺庙都藏有很多泥板书,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大约还有3万多块。如谷和牛字:
古埃及人的纸草书
古埃及人的书写技术与两河流域不同。尼罗河三角洲盛产一种形似芦苇的植物,叫沙纸草。人们把沙纸草切成长度适宜的小段,将其剖开压平,排列整齐,连结成片,晒干后即成草纸。他们用芦苇杆作笔,蘸上由菜汁和黑烟灰调制而成的炭墨,就可以在纸草书上面写字了。由于纸草书容易长霉变质,要想经历数千年岁月,保存不变性,没有极特殊的封存环境是不可能残留下来的,所以纸草书成为当今世界极稀罕之文物。例如有两卷用僧侣文写成的纸草书:一卷藏在伦敦博物馆,叫做莱因德纸草书,一卷藏在莫斯科博物馆。两卷纸草书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850~前1650年之间,相当于中国的夏代。其中埃伯斯纸草书很出名,它是一部宽30厘米,长20.23米的鸿篇巨著,记载着多种病症和治疗方法。古埃及也有把象形文字写在羊皮上,或者刻在石碑上和木头上的史料,藏于世界各地。
殷墟遗址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
清末光绪25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他无意中看到一味叫作“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几十万年前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 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心。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即非籀(大篆)亦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1900年7月,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
后来人们称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王懿荣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乡烟台市福山区建成王懿荣纪念馆,以纪念他的功绩。
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铁云。刘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于1903年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不久学者孙诒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县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于1913年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
在甲骨文还未确认以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时就不断在农田里挖刨出古代甲骨。据说把甲骨当做药材到中药铺去卖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脓疮,没钱去求医购药,就把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脓疮上,想不到流出的脓水被骨粉给吸干了,而且发现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从此他就把它们收集起来,说成是龙骨,卖到了中药铺。
经过许多学者专家考证研究,所谓龙骨其实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人们在占卜之前,先把龟甲和牛肩胛骨锯削整齐,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先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于是,占卜者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成败。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刻有卜辞的甲骨被当做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传于后世。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殷墟遗址的发现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位于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
1976年春,在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的墓。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20多个独立的小国。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方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妇好墓是殷墟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铭文,是唯一能与甲骨文、历史文献相印证,从而能确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
发现甲骨文的重大意义
商代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卜风之盛。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万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万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万多片,香港藏有89。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万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我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春秋战国时代的竹简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文字信息量加大了,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社会文化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这时如果再用甲骨来记载文字,显然是又笨又厚又重。我们的祖先为写字用的材料找到了替代品:“竹片和木板”。他们把竹片和木板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整的小片片,在表面写字。竹子做的叫竹简;木头做的叫木简,又叫版牍。
简的长度不一,长的有三尺,短的只有五寸。人们写信的时候,往往用一尺长的简,所以后来把信称为“牍”。
我们祖先在简上写了字,就用绳子或丝线,把一片片竹简按顺序编辑起来构成了竹简书。每一卷为一册。“册”字本身,就象一片片竹简用绳子串起来的样子。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孙膑的《孙子兵法》,最早就是书写在竹简上,然后才得以流芳百世。
毕昇活字印刷术
在唐代初兴起了雕版印刷,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比之过去不但成书快,印量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传播思想文化,到了宋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的黄金时代。英博物馆所收藏的《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海外中国流失文物之一。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从敦煌骗购,印刷于公元868年。《金刚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做法是在一块大木板上,用刻刀雕刻出《金刚经》全文,一不小心刻坏几个字,整版就变成废品。
北宋公元1041-1048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1)要在胶泥制成的小方块上刻好一个个的单字,放在火上烧硬,变成陶活字。平时将这些陶活字装入纸袋,按照字音韵母的次序排列在木格里。(2)依照稿本拣出所需要的陶活字,排在一块铁版上,字下放一层脂蜡和纸灰,放到火上烘烤,脂腊熔化后,再用另一块铁版在上面压一压,使字面平整,待铁版冷却,所排的字就固定在铁版上,这就是排版。(3)施墨印刷。印刷完毕,将铁版重新放到火上烧,脂蜡一化,便可将活字拣出来,再放回纸袋中,排到木格里,以备再用。
然而,一些欧洲人曾经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归功于谷腾堡。谷腾堡是西德人。他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公元1440-1448年间的事,比毕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整整晚了400年。 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象任何发明创造一样,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有它的社会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中国社会进步到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传播信息。活字印刷术正是为解决这个社会需要所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
我国最早在北宋庆历年间又在雕版技术上发明了活字印刷,可算是印刷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遗憾的是,并未得到普遍推广。明代初,我国印刷术传入欧洲,发展成最新技术的活字印刷,19世纪初, “出口”转成了“内销”,西方的印刷术传入了我国。当代又引进了电子排版、制版技术;我国也发明了电脑汉字排版系统,书刊、广告、包装的形式美也不断随之改观,逐步进入到现代水平:激光排版印刷技术、彩色胶印技术、激光复印眷印技术等等。
蔡伦造纸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易普及。
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造纸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汉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阿拉伯,接着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起源和发展相关文章:
1.钢琴的起源和发展
2.速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剑术的起源和发展
4.围棋起源和发展历史
5.吉他的起源与发展史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