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评论本文有机会获奖,规则详见文末
端午假期怎么能不提《2023端午奇妙游》?不少粉丝说节目中的很多画面真的太美太震撼了,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其实,我国很多传世名画也展现了端午的美,跟着河大卫一起来看吧~
端午划龙舟的习俗大家都很熟悉,那么艺术作品下的划龙舟是怎样呈现的呢?
(资料图)
银铃叮铃作响,汗水挥舞流淌。端午佳节,美丽动人的姑娘和孔武有力的小伙们,上演一场《龙舟竞渡》!
张择端《金明争标图》
此图描绘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市)金明池水戏争标的场面。画面苑墙围绕,池中筑十字平台,台上建军圆形殿宇,有拱桥通达左岸。左岸建有彩楼,水殿,下端牌楼上额书“琼林苑”三字。
池岸四周桃红柳绿,间有凉亭,船坞,殿阁。水中龙船屑楼高阁,人物活动于楼内外;龙船两侧各有小龙舟五艘,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船头一人持旗;另有数只维游其间。书面左,下两侧的苑墙内外,人群熙来攘往。
崔护 程宗元 《龙舟夺标图》
《龙舟竞渡图》描绘端午时节南方湖区景象。此图继承了唐代“大小李将军”华美的青绿山水画风,画面整体气韵瑞丽生动,敷彩勾勒工丽细致,具有明代工笔绘画构图布局灵动、画面充满动感、人物细节精致、所描绘的风俗情景生动写实的风格。
郑重《龙舟竞渡图》
北宋诗人黄庭坚在《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中有一句诗为:“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南宋词人吴文英《隔浦莲近·泊长桥过重午》有“榴花依旧照眼”句,元代诗人袁桷《客中端午简善之》有“海城红忆石榴新”之咏。蜀葵多为红色,原产于我国四川,因它于端午节前后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
元·吴廷晖《龙舟夺标》
每年端午节,楚地纷纷举行龙舟竞渡活动,以纪念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一项重要的端午节俗活动。
元·王振鹏《龙舟竞渡图》
图中有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中间的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内有许多人在观看比赛;前后两舟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舟上的参赛选手,跟随鼓声的节奏指引,奋力划桨。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游行其间;观赛的百姓,或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闹。
端午正逢夏日,景色美不胜收。不论是《2023端午奇妙游》,还是我国古代名画,都呈现出端午时节的美景。
青山绿水间,蓝衣舞蹁跹。舞蹈《定风波》演绎蓝与绿的碰撞,带来端午夏日的一抹清凉。
灼灼其华,人间似她。《王母宴瑶池》在青海的格尔木湖畔,翻飞的衣袂,如颜料倾洒一般让人惊艳。
明·陆治《端阳即景图》
此图所画即是端午节时陆治亲手所植花木的芳姿。图中的湖石是背景和衬托,故仅用淡墨干笔渲染造型,复加以苔点,颇显意趣;而萱草、蜀葵、石榴等花叶,均以勾花点叶法重点刻画,勾笔细劲如铁线,而点叶则用笔较拘谨,但温润沉着;野草灌木则直接以没骨画法用色彩点染写出,显得生趣盎然。
提到端午,必然要说到艾草。端午时节,大家习惯悬挂艾草用以驱蚊蝇虫蚁。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
神农氏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大家想必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中国神话·神农尝草》用舞蹈将我们引入那个千年前的时刻,感受中药文化的伟大传承。
清·任伯年 端午图
任伯年的《端午图》则素朴清雅,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寥寥几笔,韵味十足,似乎可见作者饮黄酒小酌的悠闲场景。端午节吃黄鱼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任伯年小酌的时候自然忘不了这一点。
清·余樨绘《端阳景图》
此图既然以“端阳景图”为名,画中的动植物自然与端午风俗有关。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端午节这天,人们多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并饮菖蒲酒,以驱邪避毒。
此图上方所绘乃两只豆娘,有人误认为是蜻蜓。古代端午节这天,江南一带的妇女有佩戴豆娘头饰的风俗。它是用丝绢等材料做成仙、佛、虫、鱼、百兽之形,或八宝群花之类,固定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支架上,插于妇女发髻上。
清·郎世宁 午瑞图
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宫中档案说此图“端阳节备用”,表明当时宫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的习俗。
齐白石《五日吉祥》1943年作
端午节时令画。“五日节”家家挂艾叶菖蒲以僻邪驱瘴。艾叶偏倚右侧,左侧菖蒲又称蒲剑,画中数笔,以花青写之,浓墨勾茎,不失“剑气”。简单几笔便微妙地表现出棕子的棱角转折,浓墨乾笔写出棕绳,旁搭配造型简洁的酒壶、酒杯。
中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域的端午习俗有所差别,吃粽子、煮茶蛋、喝雄黄酒、插艾叶、划龙舟……你们那里的端午有什么习俗呢?
你还记得儿时的端午吗?艾草氤氲的香气,林间洒下的阳光 ,孩子们的《南北谣》带我们重回儿时的记忆。
齐白石 端午美味图1953年作
此帧端午图作于1953年,已是白石老人最晚年之作。雄黄酒、咸鸭蛋、粽子、荔枝、樱桃,都是端午节应景之物,白石老人以少胜多,以寥寥几笔将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酒温果鲜之感。此等形象,在前人画作中极其少见,他们代表了与普通人同乐同忧的东西,蕴涵着朴素的思想感情。
齐白石《端午》
一盘红樱桃、两个粽子,巧妙点出作品的主题。凸现出老人节日的欢愉及生活的热情,诗一般隽永感人。最精彩处当属散落盘外的三粒樱桃及右上角的款识,一下子将画面平正的布局激活了。
张大千 端午习俗1979年作
款识:雄黄大蒜千年俗,簪艾悬蒲万户欢。祗有老夫枵腹坐,画符吓鬼近来难。古来午日俱画赤灵符,今无复见矣。六十八年午日戏作,八十一叟爰。
张大千 五瑞图 立轴 设色纸本1923年作
此画为大千旧画重绘之作,癸亥(1923)仿石涛清新俊逸画风,书法遒劲中稍显稚嫩,但不难看出早期张大千在绘画中的深厚基础和仿古能力。戊子(1948)年重画枇杷、大蒜,笔法简练纯熟,敷色雅丽、相得益彰。
唐云 端午即景
“夏月枇杷黄似桔,年年新果第一批。”“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端午前后,正式江南名果枇杷成熟的季节,画家的笔下除了粽子,当然也少不了又好吃又好看的金枇杷。
关于端午佳节
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记忆画面呢?
快来留言分享吧!
综合自:社会科学报、新华社、人文之窗等
每日赠书活动
在本文末留言即有机会获得
清华大学出版社提供的精品书籍
活动规则:
1、关注“河南卫视”公众号, 并在活动文末评论区 留言;
2、将活动文章链接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 转发分享,号召大家来为你在活动文章评论区的留言 点赞哦 (确认获奖前工作人员将核对朋友圈等 社交平台转发活动文章的截图);
3、活动文章发出的下一周周五(节假日顺延) 河大卫将统计并私信通知 留言点赞数最高的一位, 寄出纸质图书;
4、同一账号每月只有一次获得赠书机会。
快快留言点赞转发起来吧
为什么吃粽子,就是在纪念屈原?
“夏至连端午,三人要躲午”是什么意思?答案来了!
与夏同至!《2023端午奇妙游》与你一起过夏天!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王一通 编辑丨李珍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